微共识
  • 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单片复方制剂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作者: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编辑委员会
    内容简介: 我国约有2.45亿高血压患者,且患病率仍呈升高趋势,但是高血压的控制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鉴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涉及多种病理机制,且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要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降压药物才能实现降压达标,而使用单片复方制剂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而提高降压达标率。在各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方案中,β受体阻滞剂联合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CCB)是优选的降压药物联合方案之一(简称B+C方案)。然而在临床实践中,B+C方案使用率较低。为此,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编辑委员会组织心血管、高血压及相关领域专家,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并结合我国临床实践制定本共识,旨在规范和促进β受体阻滞剂联合CCB在高血压人群中的合理应用,为高血压的临床诊疗和患者管理提供参考和建议。 本共识就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在高血压中的作用、适用人群、国内已上市药物及其临床研究证据进行阐述,并提出临床建议。希望本共识能推广和普及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单片复方制剂的使用,造福广大患者。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 2022年12月 DOI:10.3760/cma.j.cn116031.2022.1000132
    浏览量: 1311次
  •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筛查与临床管理专家共识

    作者: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编辑委员会
    内容简介: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个体动脉粥样硬化的直接标志物,识别斑块的存在及特征对疾病的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检测技术不断进步与成熟,可以更加直观准确地识别斑块的组分和形态。此外,基于斑块筛查和管理的临床研究也获得了长足进展,为基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识别与管理策略提供了参考依据。为了使这些研究成果合理有效地应用于临床实践,由《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编辑委员会组织心血管及相关领域专家,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及我国临床实践共同制定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筛查与临床管理专家共识》,旨在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规范临床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早期防治,提高我国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水平,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 本共识结合了现有的循证证据及专家的意见,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发病机制与危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管理的意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筛查推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管理等方面进行总结,并提出斑块管理推荐意见,为斑块的评估和管理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 2022年08月 DOI:10.3760/cma.j.cn116031.2022.1000123
    浏览量: 3200次
  •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在心肺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建议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胸痛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
    内容简介: 丹参酮IIA磺酸钠在临床上应用已有40余年,近年来不同的研究团队对丹参酮IIA磺酸钠药理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开展了多项针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或肺动脉高压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积累了新的循证医学证据。为了促进丹参酮IIA磺酸钠在临床上规范合理使用,由中国医师协会胸痛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临床心血管、肺血管、药学领域专家,共同制定了《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在心肺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建议》。本建议结合了丹参酮IIA磺酸钠药理研究、临床试验及相关荟萃分析结果,对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心肺血管疾病给出具体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处理方面的建议,以供临床参考。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 2022年02月 DOI:10.3760/cma.j.cn116031.2022.1000102
    浏览量: 2229次
  • 磷酸二酯酶Ⅲ抑制剂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的专家建议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心衰学组、苏州工业园区心血管健康研究院
    内容简介: 急性心力衰竭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临床综合征,住院病死率及再住院率均较高,预后差。正性肌力药物磷酸二酯酶Ⅲ抑制剂作为心衰药物治疗的一种手段,可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改善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适用于低血压和/或组织器官低灌注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然而,磷酸二酯酶Ⅲ抑制剂的不规范应用可能增加急性心衰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鉴于国内该类药物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心衰学组与苏州工业园区心血管健康研究院组织专家,根据国内外最新临床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国情及心衰诊疗现状,制定《磷酸二酯酶Ⅲ抑制剂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的专家建议》,旨在规范不同种类磷酸二酯酶Ⅲ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帮助临床医生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造福心衰患者。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 2021年11月 DOI:10.3760/cma.j.cn116031.2021.1000092
    浏览量: 2400次
  • 口服抗栓药物相关消化道损伤防治专家共识

    作者: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编辑委员会
    内容简介: 口服抗栓药物治疗是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重要措施。抗栓治疗在获益的同时可导致消化道损伤甚至出血。为了促进抗栓药物的合理使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编辑委员会组织心血管及消化领域的专家,参阅近年发布的国内外相关指南和专家共识,聚焦口服抗栓药物的消化道损伤及相关问题,制定本共识。 共识就常用口服抗栓药物、口服抗栓药物相关消化道损伤及机制、消化道损伤和出血的风险评估和预防、消化道损伤的治疗、消化道出血停止后抗栓治疗的重启策略等方面作了阐述,重点描述了如何识别消化道损伤高风险人群,掌握服用抗栓药物发生消化道损伤和出血的危险因素。希望随着共识的发布,能够帮助更多临床医生规范、合理地使用抗栓药物,使更多患者获得规范、有效的治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 2021年08月 DOI:10.3760/cma.j.cn116031.2021.1000081
    浏览量: 4099次
  • 钙增敏剂在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建议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心力衰竭学组、苏州工业园区心血管健康研究院
    内容简介: 钙增敏剂作为正性肌力药物的代表,有别于其他传统正性肌力药物,其不增加心率且对血管有一定的扩张作用,可降低外周阻力,因而心排血量增加而心肌耗氧不增加,在缺血性心衰治疗方面更具优势。左西孟旦作为钙增敏剂的代表,已成为全球第一个被指南推荐的钙增敏剂。 为进一步规范和指导钙增敏剂在心衰治疗中的合理应用,由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心力衰竭学组联合苏州工业园区心血管健康研究院共同制订了《钙增敏剂在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建议》,以期指导临床实践,改善患者预后。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 2021年05月 DOI:10.3760/cma.j.cn116031.2021.1000077
    浏览量: 3633次
  • 12 共 10 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