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 控制营养状况积分和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不良结局相关

    作者: 姜智慧、郑颖颖、吴婷婷、侯宪庚、李晓梅、艾丽菲热·买买提、马依彤、谢翔
    内容简介: PCI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接受治疗的患者预后不同,也同样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明确影响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远期预后的预测因子,也是临床所面临的难点之一。现今,营养问题对疾病预后的影响已经越来越被临床医师所重视。CONUT积分是新近用于营养状况的筛查工具,是使用血清白蛋白浓度、总淋巴细胞计数和总胆固醇浓度计算的指数,因其操作简易、价格低廉且涵盖较全面而应用于临床。既往研究表明,CONUT积分评估的营养不良是心力衰竭、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体外循环手术和多种恶性肿瘤远期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目前在国内尚缺乏CONUT积分应用于冠心病PCI术后远期预后评估的研究报道。本文探讨了CONUT积分系统在接受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预后评估作用,增进对疾病的认识,为危险分层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 2022年06月 DOI:10.3760/cma.j.cn116031.2022.1000117
    浏览量: 1372次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抗凝治疗与院内血红蛋白下降风险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 王志家、李子平、孙浩楠、马敏、杨清、周欣
    内容简介: 如今,出血风险已经成为ACS患者接受PCI术后最为常见的非心脏并发症,且与患者的近期和远期不良预后密切相关。目前对出血终点事件的定义大多依靠明显的临床事件,鲜有以血红蛋白降低变化幅度作为指标进行出血相关的评价。国外研究已经提出了几种风险评分来管理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但缺乏用于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相关抗凝出血标准化工具。而BRAC、TIMI、PLATO等出血评分标准都提到血红蛋白下降≥5g/L作为主要出血参考因素。 本研究首次基于国人真实世界数据,观察184850例ACS患者PCI术后抗凝治疗相关的血红蛋白显著降低风险以及相关危险因素,以抗凝前后血红蛋白降幅作为观察结局,重点分析血红蛋白下降≥5 g/L引起的潜在出血,并建立抗凝治疗相关院内出血预测风险模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 2022年06月 DOI:10.3760/cma.j.cn116031.2022.1000115
    浏览量: 1415次
  • 经远端桡动脉入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穿刺点压迫时间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作者: 陈雪英、房昌运、高荣华、张韶辉、高振才、郭莹、戴雯、张淑芳、张华、陈明瑞、刘立新、杨国良、陈安勇
    内容简介: 经远端桡动脉入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一种新兴穿刺入径,由于其特殊的解剖结构,患者术后舒适度提高,易于压迫,且并发症较少。过往研究主要是通过病例对照的方式研究经远端桡动脉入径与传统的经手臂桡动脉入径穿刺的优缺点,而经远端桡动脉入径行冠脉造影术后穿刺点压迫止血时间尚无统一标准,临床研究较少,且相关研究多见于国外报道,术者往往凭借个人经验操作。本研究为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探讨了经远端桡动脉入径行冠脉造影术后穿刺点的最佳压迫时间,为冠脉造影术成为日间手术提供了参考依据。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 2021年10月 DOI:10.3760/cma.j.cn116031.2021.1000087
    浏览量: 2570次
  • 导管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术 “一站式”治疗心房颤动的安全性及术后 3 个月随访结果分析

    作者: 陈牧、王群山、孙健、张澎湃、李威、莫斌峰、郁怡、冯向飞、陆秋芬、李毅刚
    内容简介: 导管消融可有效缓解房颤症状,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长期随访结果显示,房颤导管消融后仍有较高的心律失常复发率,尤其对持续性房颤患者。因此指南建议,在导管消融术“成功”后,房颤患者仍需长期口服抗凝药治疗。左心耳封堵术是近年来出现的替代长期口服抗凝药的器械治疗方法。一系列大型临床试验显示,左心耳封堵术对卒中的预防效果不劣于华法林,还可显著降低出血风险。因此,对拟行导管消融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可考虑在同一次手术中植入左心耳封堵器预防卒中和系统性栓塞,即“一站式”治疗策略。 “一站式”治疗策略的合理性是基于导管消融和左心耳封堵术的共同的操作步骤,例如股静脉穿刺、房间隔穿刺和围手术期抗凝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团队前期研究和国内外小规模研究提示,房颤导管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术的“一站式”手术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但以往样本量有限。本研究将报道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单中心大样本的国内房颤“一站式”治疗病例,以探讨“一站式”治疗的短期安全性和有效性,为在中国人群规范开展这一术式提供坚实的实践基础。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 2020年11月 DOI:10.3760/cma.j.issn.2096-1588.2020.1000066
    浏览量: 2766次
  • 合谷穴解剖位置远端桡动脉入径在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124例初步经验

    作者: 孙鑫、林耀望、童玲、张传寿、张转转、罗林杰、李军、覃英杰、江丽嫚、罗影平、刘华东、董少红
    内容简介: 在我国,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90%采用经桡动脉入径,能显著降低出血等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已经被证实优于经股动脉入径。2018 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 心肌血运重建指南推荐经桡动脉入径为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首选。 2017 年Kiemeneij首次报道了经鼻烟窝解剖位置远端桡动脉入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证实其为安全可行的。与近端桡动脉穿刺相比,远端桡动脉穿刺具有独特的优势,如减少术后压迫时间及出血并发症,不易发生闭塞,保留近端桡动脉同时避免股动脉穿刺以减轻患者痛苦,术者操作更为便利等。 本文报道了深圳市人民医院124例经合谷穴解剖位置穿刺远端桡动脉的临床应用,探索将其作为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入径的可行性。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 2020年08月 DOI:10.3760/cma.j.issn.2096-1588.2020.1000046
    浏览量: 3643次
  • 左心耳封堵术围手术期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作者: 李双、刘建云、贾鹏、任重远、李翔、闫美玉、王依倩、张敬莹、裴艳、郭荣、李海玲、吴彦、林逸贤、唐恺、朱梦云、赵冬冬、陈维、徐亚伟
    内容简介: 本文报道我国一项较大规模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连续纳入了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2014年4月至2019年3月间接受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心房颤动患者共计550例,观察其成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其最大亮点在于对所有封堵器采用“all-comer”的形式,研究把封堵器分为“盘式”和“塞式“两大类;封堵成功的标准采用经食道超声进行判断的简单实用方法,即”盘式“封堵器残余分流≤3mm与”塞式“封堵器残余分流≤5mm;发现无论何种封堵器,都有很高的可以满足临床需求的成功率,“盘式”与“塞式“封堵器的总体成功率没有区别。与“ 盘式” 封堵器相比,“ 塞式” 封堵器合并同时心房颤动消融的患者更多、术中需要更换封堵器的比例更低,提示“ 盘式” 封堵器操作更为简单。“ 盘式” 封堵器可应用于补救“ 塞式” 封堵失败的病例,提示“ 盘式” 可应用于更多的左心耳封堵术。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 2019年12月 DOI:10.3760/cma.j.issn.2096-1588.2019.1000030
    浏览量: 3684次
  • 123 共 14 条记录